中国报道讯(作者马越)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历史上有多次打击佛教的事件发生,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三武一宗之厄”,“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指的就是本期《马越田黄说》的主人公,后周世宗柴荣。柴荣这位出生在乱世的贤德之君为什么顶着巨大压力还要打击与人向善的佛教,他的举措是在治国还是在灭佛,这与田黄之德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百帝圣像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套以绿泥石质玉型九手红田为材料的中国古代帝王形象的大型艺术作品。百帝圣像由末代帝师陈宝琛先生策划,寿山石雕东门派始祖林元珠大师雕刻而成,作品涵盖2133年来从始皇嬴政到末代皇帝溥仪在内的100位中国帝王的代表,是空前绝后的立体实物教材。百帝圣像共收录12位五代十国时期的皇帝,最后一位便是后周世宗柴荣。
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即后周世宗(954年—959年在位),柴荣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开始复苏,为日后的大宋江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世宗柴荣面临的难题
五代时期,佛教并没有因为频繁的战乱而消亡,相反是越来越多人们的精神支柱与寄托。周世宗柴荣本人也是一个佛教徒,即位之后依然奉行支持佛教发展的政策。然而,柴荣所面临的与心中的想象出现了截然的反差。
后周国土面积为105平方公里,不足目前中国面积的1 /9;当时的国家人口总数约为1100万人,不足目前国民总数的1/100;佛教寺庙的数量高达33000多座,是目前中国寺庙总数的2倍以上;僧尼数量超过100万人,是目前中国僧尼总数的5倍之多。
土地、劳动力、税收、货币储备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命脉,而佛教的非正常发展就像一个毒瘤,严重危害着国家的利益。
首先,因国家免收佛教寺院房产税的政策,让很多人打着建庙的旗号征用土地逃税避税,严重影响到国家财政;第二,大量的农用良田被占用,导致出现无地可种的现象发生,并随时可以爆发粮食危机;第三,僧人免税免兵役的政策,很多罪犯叛乱分子、敌国的奸细,还有一些地痞流氓、逃婚的、逃债的、逃避劳动的,以及社会闲杂人等混杂在出家人中,构成了国家不稳定因素,使国家劳动力和兵源均大幅度减少;第四,铜制法器的大幅增加,使得国家的货币及军用武器原材料大幅度缩减。
如果下决心整治佛教乱象则会挨骂,并被诅咒遭报应,如果听之任之的结果就是亡国。身为一国之君的柴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柴荣大刀阔斧整顿佛教乱象
公元955年,周世宗柴荣经历了一年的思考与准备之后下决心整顿佛教乱象,清本正源。柴荣在诏书中明令规定:从令下之日开始,全国各处寺院,除少数有“敕额”者准予继续保留外,其余各处一律停废,勒令僧尼全部还俗。一律不准新建寺院,王公贵戚,地方官吏亦不得再奏请建造寺院和开坛设戒,剃度僧尼。
诏书规定:从今往后,凡有志愿出家者,必须首先取得父母、祖父母的支持;如系独生子女,还要得到同居伯、叔、兄的允许。同时,男子必须在十五岁以上,能背诵经文一百纸,或读熟经文五百纸;女子必须在十三岁以上,能背诵经文七十纸,或读熟经文三百纸;而后经有关官员测验合格者方准剃度。
志愿出家的男女,如果父母、祖父母健在,家中别无其他子女侍养者,仍然不准出家。至于曾因犯罪而受过刑事处分者,或是弃背父母、逃亡奴婢、恶逆徒党、山林亡命等类人更是不准出家。如有违诏擅自受戒者,本人、师主、临坛三纲、知事僧尼等一律治罪,严惩不贷。
柴荣又毅然下诏毁佛铸钱,宣布自显德二年九月初一,除朝廷法物、军器及铜镜,寺观内的钟、磐、钹、相轮、铃铎外,其他各类铜器和佛像,限于五十日之内毁废送交当地官府铸钱,官府根据所交斤两付钱。如有隐藏逾期不交者,按照斤两多少判刑,五斤以上者处以死刑。此举一行,便有效解决了由于铸佛造成的社会的严重钱荒。
由于柴荣抑佛的措施得力,行动果断,结果收效明显。仅仅一年,全国就停废了寺院三万零三百三十六所,同时还废除了寺院田产免交赋税的特权,迫使大批坐食的僧尼还俗转事农桑,从而增加了国家的人力和财力。
周世宗柴荣与田黄之德
笔者有一个习惯,就是看到一方田黄的时候就联想一位有相似之处的中国古代帝王,想到哪位皇帝的时候就根据他的性格联想到某一块田黄。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在39岁的时候便离开了人间,也为日后的大宋王朝的兴旺发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收藏的一块上坂田黄印纽很像周世宗柴荣,细结温润四德上佳,略欠凝腻,较为通灵,光照之下,表里如一。印文似乎也是极为应景,内容取自《三字经》中的一句话:“幼不学,老何为”。自古英雄出少年,古人能在二三十岁便可建功立业者比比皆是,反观如今的少年儿童的教育制度,的确有很多处值得向古人学习的地方。
作者简介
马越,字颢伦,号鹿鼎先生,1969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田黄文化学者,资深收藏家。现为中国国际艺术联盟收藏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正能量课题组研究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艺术品评估师,北京鸿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马越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艺术品的规律性研究,以田黄、翡翠、古玉、陨石、天珠等为收藏主项,主要著作为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田黄专业书籍《一代大师雕百帝》。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