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马尔康强化“三力” 夯实基础 推动平安稳定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发布时间:2025-04-02 14:25:1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自“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马尔康市坚持以“深化纠纷化解,维护社会稳定”为核心,横向汇聚各方智慧,纵向贯通各级力量,高位推动、高效落实,坚持预防在先、化解在前,增强排查、调解与回访力度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和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筑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进一步夯实了平安稳定根基。

一、高度重视聚合力,推动平安稳定工作有序开展

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将深化矛盾纠纷源头防控、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工作作为推动平安稳定的有力抓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副市长、公安局长任副组长,政法各部门、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组织实施、协调推动、督办落实“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各部门落实专人负责推动工作,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工作保障。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提出具体明确要求。市委政法委召开动员部署、观摩交流、调度推进各项会议20余次,推动工作落实。为推动工作落实,市委、政府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倾斜,对在平安稳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个人给予政治、经济上的激励。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将“平安稳定”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内容,制定实施意见,细化任务,明确要求;建立走访入户、警民联系、定期调度、督导检查等制度,完善措施,压实责任;发放微网实格“明白卡”4万余张、建成集信访、多元化解、公共法律服务、劳动保障等多中心为一体的市级综治中心,实现一体运作、协同联动。

二、突出重点提效力,落实平安稳定工作各项措施

坚持法治教育、矛盾排调、帮教帮扶协同并进,切实增强平安稳定工作实效。一是普法宣传突出“广”。乡镇、政法部门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车、条幅等形式,广泛宣传平安稳定工作的意义、内容和举措,扩大群众知晓面。微网实格队伍通过以案释法、法律咨询等形式,上门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宅基纠纷、邻里纠纷等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提升群众法律素养。活动开展以来,开展法治宣传1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受教育僧俗群众3.9万余人。二是矛盾排调做到“细”。依托人民调解组织和专兼职调解员,网格队伍密切关注婚恋家庭、邻里纠纷、债务矛盾,特别是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或群体性事件的隐患,通过走访排查,及时发现苗头线索,做到抓早抓小、应调尽调。对排查发现的突出矛盾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乡镇,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源头稳控措施,提升矛盾纠纷调解质效。活动开展以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47件,化解546件,化解率达99%。三是人员帮教确保“实”。对重点人员,分类建立管理台账、落实帮教措施,通过主动约访、电话回访、定期走访等形式,加强帮教帮扶,未发生漏管、失控现象。特别是对重中之重人员,实行分档管理,增加见面频次,严防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

三、强化措施增能力,探索平安稳定工作特色做法

立足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加强机制制度创新,不断提升解决矛盾和政法服务质效。一是加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探索推行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模式,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合一”,合力化解矛盾问题。二是定期研判平安稳定形势。组织有关部门、乡镇和调解组织,定期召开平安稳定形势分析研判会,精准交办、跟踪督办排查出的突出矛盾问题。三是优化政法服务项目。政法部门围绕治安户政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公证服务、司法调解服务等重点民生领域,推出惠民便民举措,不断补齐政法工作短板弱项,持续优化便民利民政法服务供给,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曾繁莉)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