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以青春实践绘就家乡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3-25 15:35:2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青春返乡,梦照边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师北屯市大学生寒假“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师市团委的组织下圆满落幕。来自全国高校的百余名返乡学子齐聚一堂,以教育帮扶、基层治理、文化传承、健康护航等多元化实践成果,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扎根乡土、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需求,精准对接医疗卫生、网络文明、文化传承等重点领域。师市团委通过“岗位征集-双向匹配-岗前培训”的管理机制,为大学生搭建起知行合一的实践平台。在活动期间开展惠民服务,形成调研报告及实践案例。这场跨越寒冬的青春行动,不仅为北屯市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更在学子心中播下了建设家乡的种子。

青春才智献基层,网聚文明护安康

在疾病预防一线,石河子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文慧同学展现出专业力量。她深度参与急性传染病监测网络建设,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北屯市冬季流感流行趋势,协助优化疫苗接种方案。“连续追踪病例数据,让我真正理解了公共卫生决策背后严谨的科学支撑。”李文慧的实践日志中写道。

图为实践团成员收集传染病数据。北屯市团委供图

网络空间里,返乡学子同样彰显青春智慧。梁静雅同学协助工作人员监测网络舆情,通过专业软件实时监测本地网络动态,及时梳理、汇报潜在风险信息;参与网络文明宣传内容创作,撰写通俗易懂的短文,向群众普及文明上网知识,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网络价值观;负责拍摄一期“年味北屯”的宣传视频并完成内容发表;开展线上,负责前期筹备与部分线上互动环节,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次实践让我深入了解网信工作,也提升了自己的沟通协作、信息处理能力。”这位00后网信志愿者说。

青春足迹印基层,暖心服务传真情

基层治理一线,王云飞同学在春节走访慰问工作中,跟随党建办公室前辈,学习困难职工帮扶流程,协助整理慰问名单、核对信息资料,亲身参与物资分装与搬运。凛冽寒风中,当看到职工群众接过慰问品时朴实的笑容,听到他们真诚地道谢,他深刻理解了基层工作"枝叶总关情"的意义。谈起这次实践活动,王云飞说:“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掌握了基础办公技能,更在跟随前辈走访的过程中,学到了如何用接地气的语言与群众沟通。”

“红马甲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一面镜子。每一次成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看到他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我的内心都充满了成就感。”医院志愿者阿勒亚·撇尔马汗在分享会上动情回忆。从手忙脚乱的新手到独当一面的导医骨干,她在认真服务中读懂医者仁心。而让她最难忘的,是为哈萨克族老阿帕充当翻译时,老人紧紧握住她的手说:“巴郎子亚克西!”。

图为实践团成员协助老人就医。北屯市团委供图

文化传承传薪火,青春砺行绽华章

在社火展演的锣鼓声中,史博文同学的“骑驴人”角色成为焦点。为还原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他走访民间艺人,利用互联网学习,了解骑驴人的表演方式及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内涵。在零下20℃的排练场,这位大学生仍然用饱满的热情舞动缰绳,最终让传统文化赢得满堂喝彩。“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会继续奋力前行,努力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史博文同学表示。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加社火。北屯市团委供图

在社会实践总结会现场,这些佩戴团徽的青春面孔中,既有连续返乡支教的“老队员”,也有首次参与基层治理的“新力量”。徐长忠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希望广大返乡大学生能够以本次实践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家乡情怀,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关注家乡发展,参与家乡建设,以青春之我,书写青春之北屯。”

当青春的脚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广袤乡土就是最好的课堂。这场冬日里的青春奔赴,不仅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更激活了县域发展的人才引擎。在师市团委的号召下,越来越多青年学子在寒暑假踏上返乡旅程,用专业知识浇灌希望田野,以创新思维激活传统业态,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陈菀悦)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