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作者马越)痴情只在价如何,谁向田黄问六德,悟到人石通透处,与君相互共悲歌。这是一位田黄收藏家九年前写的小诗。作者感叹世人只关心田黄石的真假贵贱,全然不顾六德文化的现状。对于田黄文化来讲,如若能够通过石性悟出人性,通过六德提高品德当然是好事。我们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田黄石本身已经具备了收藏价值与投资功能,那么对于纯粹的投资者来说,真假贵贱的重要性则远远大于阳春白雪的情怀。本期《马越田黄说》将与大家共同分享寿山田黄石的外形与筋格的鉴定要领。
田黄石为什么很少有大块头的?
田黄石的外形就是指田黄石的形状、体积等外部形态。本文所指的田黄石系国标田黄石,即产于福建寿山的主要矿物成分以地开石为主的具有细结温润凝腻六德的独石,请广大读者不要误读、误解与误判。
专家们习惯用重量表达田黄石体积的大小,原因就是田黄石的形状通常不规则,很难测算出精确的体积,便用斤两衡量大小,这也是田黄石的行业特色。
重量超过1000克的巨型田黄石是极为罕见的,具体原因还要从田黄石的形成过程说起。科学界认为田黄石的母矿是一座山,由于地壳变迁、山体滑坡、陨石相撞等多种可能的原因使得山上的石块发生崩裂,从母矿分离出的石头飞落到溪流中,在经过数次碰撞翻滚最终被埋在泥土中,数万年之后才会形成现在的田黄石,我们称这个过程为二次成矿。田黄石的硬度很小,极容易破碎,绝大多数石头在二次成矿的过程中被分裂成了体积很小的石仔。
田黄石一定是鹅卵石形的吗?
这是初学者经常遇到的问题。田黄石与普通鹅卵石的形成原理是一样的,所以鹅软石的外形便可以作为分析判断田黄石的外形重要的参考。通过对鹅卵石的观察不难发现,鹅卵石的形状除了鹅卵状外,不乏有长的、扁的、类长方体的、不规则的等等。可见,田黄石一定是鹅卵石形的说法是绝对站不住脚的。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见到没有石皮痕迹的鹅卵石形田黄石却要加一万个小心,笔者就险些被一块萝卜纹极为明显的鹅卵石形的染色太极洞骗走了大把金钱,当时若不是用高倍放大镜看出了人工整形的痕迹,真的是损失惨重了。后经仪器检定其为染色仿品,才真正的躲过了一劫。
有没有四面石皮的柱形田黄石?
笔者藏有一块四面石皮的章料,以笔者当时鉴定水平断定其是田黄石的可能性超过90%,不敢断定的原因就是自己从来没见过工工整整四面石皮的章料。因为少见所以多怪,这是一个几乎人人都有的心理。要是被同行知道笔者马眼收了一块假石头,岂不是既赔了金钱又丢了颜面,心存疑问还不敢轻易请教高人是笔者当时真实心态的写照。但总不能因为爱面子而得罪了金钱,便去中国地质大学请白峰教授做鉴定,经严格鉴定后得出了结论,这是一块极为罕见的天然田黄石。笔者再次建议用传统眼学结合科学鉴定的方式是鉴定田黄石的最佳方法。
寿山田黄石的筋与格
所谓“筋”与“格”就是田黄石在成矿过程中形成的粗细不等的裂纹。很多人只记住了“无格不成田”这句民间谚语,却不知道这句话早已被证实为石商牟利的说词。有裂纹的石头一定影响美观,原则上属于残次品,但是随着好石头越来越少,石商便编造出一套话术,将石头的残疾说成了真品的保障。
田黄石的筋格有表里粗细及颜色的分别。通常情况下,在石肉表面细细的纹理称为田黄石的格。田黄石的格大多是红色或红褐色的,故被称为红格。田黄石的筋往往是石头内部的比较粗的已经被填充平整的裂缝,与酱牛肉的筋的感觉极为相似。
田黄石的筋格通常出现在体积较大的石头身上,很多优秀的雕刻大师会用技巧将筋格处雕成流水、树木等图案,以至于不用侧光都难以看出,令人叹服。
田黄石外形与筋格的鉴定要领
在鉴定过程中存在争议的往往是已经雕琢完毕的艺术作品,田黄艺术作品中按雕工可分为圆雕与随形雕两大类。采取圆雕形式的艺术作品通常是很难看出原石的整体外貌特征的,如果从筋格来判断,一个合格的雕刻家在人物或者动物的开脸上是一定要避开筋格的。采取浅雕或者薄意雕的艺术作品,雕刻家在构图的过程中通常会采取巧雕的方法尽量不让筋格破坏艺术品的美感,如果见到为了突出筋格而突出筋格的艺术品,十有八九是有问题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田黄石的筋格不一定都是红色的,如果一个物件的所有筋格均是非常明显,且皆为单一的没有任何色差的红色,就一定要加小心了。
作者简介
马越,字颢伦,号鹿鼎先生,1969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田黄文化学者,资深收藏家。现为中国国际艺术联盟收藏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正能量课题组研究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艺术品评估师,北京鸿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马越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艺术品的规律性研究,以田黄、翡翠、古玉、陨石、天珠等为收藏主项,主要著作为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田黄专业书籍《一代大师雕百帝》。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