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旅居云南 慢享时光”宣传推介大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5-03-14 15:52:2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由云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 慢享时光”宣传推介大会日前在北京云南大厦举行。国家部委相关部门、北京高校、央企、民企、旅居康养机构、各省驻京办及文旅企业代表等500余人参会,共话云南旅居新机遇。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浩出席并致辞,诚邀各界人士“走进云南、慢享时光”,感受“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生活。

推介会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 始于山水 归于烟火》宣传片中拉开序幕,以山水画卷与市井烟火交织的画面,展现云南“四季如春、多元共融”的独特魅力。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现场发布了100个特色旅居目的地及100个重点招商项目,涵盖了文艺、体育、度假、医养等乡村民宿、康养度假、非遗体验等多元业态。省外旅居达人分享的“云南生活日记”与数字游民创业故事,曲靖等8个州市做了专题推介,引发与会者共鸣。北京健康参会嘉宾代表养老集团有限公司与云南文旅企业十二个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启动“旅居云南行动计划”。北京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与云南12个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外旅居达人分享的“云南生活日记”与数字游民创业故事,引发与会者共鸣。活动还联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及全省16个州(市)同步开展线上直播,吸引超百万网友“云端”感受云南旅居魅力。

据了解,云南旅居产业的蓬勃发展,根植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殷切嘱托。2015年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强调“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牌照””。2024年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明旅游业作为“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的战略方向。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嘱托,以“旅居”为笔,书写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新篇章。2023年3月,省委书记王宁首次提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并于同年11月在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从生态、文化、民生、开放四个维度阐释其内涵;2024年3月,王宁书记再次强调,“这种生活归根到底是百姓的美好生活”,既要让游客体验“有风的地方”,更要让本地人生活“样样好”。省长王予波多次部署推动,将“旅居云南”作为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抓手。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下,云南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召开“旅居云南”现场会,编制实施“旅游云南”发展规划。仅2024年,就有近400万旅居客驻足云南。广。南县六郎城村村民人均收入三年翻番,宁洱县曼海村村民家门口摆摊日营业额超3000元,建水碗窑村借紫陶产业带动2000余人年均增收3.6万元……一组组数据背后,是“群众增收、企业获利、青年创业”的生动实践。

从今年起,云南实施旅居云南三年行动,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以乡村和城镇为主战场,突出乡村旅居这一重中之重,充分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发挥乡村资源新优势,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把云南建设成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旅居目的地。

省政府副秘书长、驻京办主任马红梅介绍,驻京办发挥驻京工作优势,共邀请约700多家单位及商协会近1000名嘉宾和客商参加今天的推介活动。下一步,驻京办将继续发挥驻京工作窗口、平台作用,服务协调更多企业和宾客走进云南、旅居云南、投资云南。

 2023年6月,“旅居云南”品牌正式亮相;2024年,全省接待旅居客380万人次,消费规模达425亿元,广南县六郎城村村民人均收入三年翻番,宁洱县曼海村村民家门口摆摊日营业额超3000元,建水碗窑村借紫陶产业带动2000余人年均增收3.6万元……一组组数据背后,是“群众增收、企业获利、青年创业”的生动实践。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马志刚用“天时、地利、人和”概括云南优势:“年平均气温15℃,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777个中国传统村落、6项世界遗产、26个民族和谐共生,为旅居提供天然土壤。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马志刚重点从“一年四季春光好、旅居云南春意浓、投资兴业春潮涌”三个方面分享旅居云南的慢享时光、“春色满园”。今年云南正实施旅居云南三年行动,加快建设不少于3000个重点旅居村,用文化赋能旅居,用创新引领潮流。同时,诚挚邀请和欢迎广大朋友旅居云南,找寻独属于自己的“云南方程式”,共建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共抓共创“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

当日活动现场,北京健康养老集团负责人直言“云南‘旅居+康养’模式潜力无限”,携程、途牛等平台认为“云南旅居与中高端客群需求高度契合”。旅居达人李女士动情讲述:“在大理,推开窗是苍山洱海,走下楼是烟火集市,这里让我找回生活本真。”正如省委书记王宁在致网友信中所言:“我愿做‘旅居云南’首席推荐人!”这片土地正以开放之姿,期待更多人执笔书写属于自己的“云南剧本”,共赴一场“山水与烟火”的永恒之约。(王政)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