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抚今追昔,一瞬浓缩百年;家国记忆,涓滴汇成巨澜。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峥嵘岁月,河南大学“觅红踪、探红源、铸红魂”实践队于1月13日至1月19日前往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领略“不畏艰苦、敢为人先、深明大义、团结奋进、赤胆忠心”的将军县精神。
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实践团成员追寻先辈们的足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从以“星星之火,生生不息”为主题的游学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和烈士陵园的“觅红踪”活动,到主题为“与老兵会心,悟牺牲精神”的老兵访谈的“探红源”活动,再到以“筑红树生,希翼未来”爱国主题开展的“筑红魂”活动,成员们访新县寻将军足迹,研红脉铸时代风骨,深刻体悟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里“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找准契合处、连接点,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播消费。”的内涵。
览博物,觅红踪,碑前怀思,馆中溯史
“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1月13日,实践团成员前往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追寻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光辉岁月。博物馆由主展馆、将帅馆、英雄山、大别山四部分组成,展馆里面还保存有当年红二十五军所使用过的各种物品。跟随博物馆讲解员的脚步,成员们深入了解新县的历史,感受革命先烈为争取民族自由和人民幸福而进行的英勇斗争,感受新县这座英雄之城、河南这片革命沃土的红色基因。同时,成员们还了解到博物馆会在寒暑期开展小小讲解员的活动,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日过晌午,成员们来到烈士陵园,庄严肃穆之感随即而至,这里安放着近百名著名烈士和红军首长的遗骨,纪念着鄂豫皖苏区13万多名革命烈士,集中反映了英雄的鄂豫皖苏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漫长岁月中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拾级而上,成员们透过一件件历史文物追忆那段光辉的岁月,感悟革命先烈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
(图为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
(图为实践团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合影)
悟革命,探红源,兵魂拾忆,农旅寻根。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1月15日,成员们在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到了光荣院,探望并采访了曾参与过抗美援朝、解放广西或者在云南平息叛乱的退役老兵。吴维忠老兵在采访中说到“怕死,但已经做好了在朝鲜战死的准备。”九十多岁的他身着军装,声音颤抖,讲述着他催人奋进的战斗经历。汪立秀老兵说到“去朝鲜就是为了保家卫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不能被别人欺负,咱们要打回去。”周宪民老兵的话让成员们为之动容,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在成员内心深处冉冉升起。杨厚军老兵也向实践团展示了他立功的奖章与证书。
(图为在光荣院与老兵会谈后拍摄留念)
1月17日,实践团成员前往新县农业农村局,与李主任和余同志展开座谈,李主任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新县的特色产业并且提出了对新县农业的展望。为了探寻红色文化,实践团成员于1月18日下午前往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体育局,与其展开座谈。文旅局副局长讲到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了这里,新集才改名叫新县。他语重心长地同成员们讲到“吃水不忘掘井人”、“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怎么来的”。并向成员们介绍了红田惨案、红岩洞等历史故事。“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的俗语在此刻也似乎变成了昨日清晰的记忆。他同时向成员们介绍新县要发挥好阵地作用,将红色教育与现代旅游相结合,通过打造研学基地、开辟红色讲解专栏等方式更好地宣传新县的红色文化。
(图为新县文旅局座谈会后留影)
(图为实践队与农业农村局会谈后合影)
宣英迹,筑红魂,红音传唱,信念流芳。
1月20日实践团成员返回家乡面向青少年开展爱国主题红色宣讲活动,旨在宣传大别山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成员们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为切入点,从时代背景、当代意义等多角度展开了详尽的讲解。成员们饱含热情慷慨激昂,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宣讲结束后,整场活动迎来了高潮,听众们纷纷起立鼓掌,向宣讲团成员和革命先烈表达崇高的敬意。掌声中,不仅包含了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景仰,更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图为实践团成员宣讲新县红色文化留影)
党的二十大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短短八天时光,调研团成员们深入红色文化的源头,与讲解员畅快交流,与基层干部共话发展,用脚步丈量新县的每一寸土地,用镜头记录文化的每一次传承,用心感受历史的每一分重量,“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虽已告一段落,但河南大学学子们对新县红色文化的关注与传播不会停歇,实践团成员未来会借助团队优势和新媒体平台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张弛、胡雪婷、裴乐天)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