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团中央“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数智红刻”实践团队于1月12日至13日再访丽水缙云壶镇百廿间。作为团队第二次造访,此次调研聚焦现代刻字艺术的现状与发展,探索其如何将红色故事融入这一新兴艺术门类,以刀代笔,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在壶镇文联副主席王文洪的陪同下,团队详细了解了百廿间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展陈。随后,团队对壶镇文联主席吕安平先生进行了专访,围绕现代刻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开展深入交流。吕主席强调,红色精神是现代刻字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现代刻字既传承千年刀刻技艺,又通过与时代融合获得新生。他指出,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借助现代刻字艺术的独特表现力,能够激发他们对艺术背后红色故事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重读党史,深切感悟血脉传承的深远意义。
针对展馆内的现代刻字作品进行观察与分析,团队总结出其在艺术表现力与文化传播力方面的优势,也挖掘出其在大众理解与创新推广上的挑战。为此,团队撰写了详尽的项目调研报告,并迅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如采取阴刻UV贴图、阳刻分部件建模的方法,对“红船一桨行天下”等代表作品进行了高还原度的数字建模。在3D建模的基础上,团队精心打造的“数智红刻”云展厅网站正式上线。云展厅设有场馆主展厅和作品分展厅,观众可透过屏幕全方位感受百廿间现代刻字展厅的艺术面貌,还能自由观摩数字化作品模型,阅读创作心得。这种沉浸式体验将数字“云导游”理念与现代刻字艺术巧妙结合,为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开辟新路径,同时为红色文化传承提供了生动便捷的载体,极大拓展了其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团队成员也面向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学生举办了调研成果交流营活动。活动中,团队向同学们展示了云展厅与数字模型,详细介绍了现代刻字艺术的特点及其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而其搭载红色思想的方式更是让他们眼前一亮。团队以这种新颖的交流方式,成功将现代刻字艺术带入校园,激发了更多青年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与认同。
在数智创新的驱动下,红色精神传承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团队用科技赋能刻字传承,让红色故事走进千家万户,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光辉永续,生生不息。(陈明 张子飞)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