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黄埔区图书馆承办的“广为人知”社科学堂·2024“黄埔有故事”品牌活动第十期在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总馆(香雪馆)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聚焦生物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旨在展现黄埔区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方面的突出成果。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举行,吸引了近一千人次参与,共同见证了科技创新的力量与辉煌!
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中科蓝华(广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陈小平教授作为主讲嘉宾,陈小平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故事分享。他以“揭开癌症与疟疾的神秘关系——新质生产力引领抗癌科技新突破”为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癌症与疟疾之间不为人知的联系,以及这一领域内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
在分享中,陈小平教授首先追溯了癌症与疟疾的历史记载,从古希腊的“四体液学说”到中国古代的《黄帝内经》,再到现代医学的最新观点,生动展现了人类对这两种疾病认知的演变过程。陈小平教授强调,疟原虫免疫疗法(免疫生态疗法)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临床研究的初步验证结果令人鼓舞。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向观众展示了科研团队如何在探索这两种疾病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新质生产力在抗癌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
陈小平教授表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生产技术、新的材料科学、新的信息技术等都在为抗癌科技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些新质生产力不仅提高了癌症治疗的精准度和效果,还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他提到,中科蓝华依托其全球独创的疟原虫免疫抗癌治疗技术体系,成功敲除疟原虫主要毒性基因和传播相关基因,开发出低毒、高效的广谱抗癌新药。这一成果不仅解决了传统抗癌药物耐药、转移、严重副作用等痛点问题,更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目前,该技术已完成全球的专利布局和动物实验,正逐步向临床试验阶段迈进。自主研制的新型抗疟疾候选药物癸氧喹酯(DQ)纳米制剂,更是为抗疟疾治疗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
最后,陈小平教授向现场观众推荐了一本好书——《Newton科学世界》,这本书汇聚了当今科学界的前沿思想与智慧结晶,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科学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未来方向。陈小平教授表示,这本书不仅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参考书,对于对科学感兴趣的公众来说,也是一本能够拓宽视野、启发思考的佳作。他鼓励现场观众阅读这本书,把握科学的最前沿动态,不断追求知识与创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羿采妍女士为中科蓝华(广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陈小平颁发“黄埔阅读引领者”奖牌
在院企面对面环节,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教授、硕/博士生导师吴可可和陈小平教授围绕“生物医学创新技术与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吴可可教授表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希望未来能够与中科蓝华等更多优秀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生物医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患者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大力量。
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陈小平教授提到,中科蓝华(广州)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创新研发,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他强调,院企合作是推动生物医学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可以与医院紧密合作,共同开展临床研究,加速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应用进程。期待未来与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等更多医疗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生物医学的新领域、新方向,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在现场交流互动环节,两位教授针对现场观众提到的现有技术的发展阶段及AI算法在生物医药的研发中的占比等问题进行了答疑及经验分享。
“黄埔有故事”品牌活动不仅是黄埔区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促进企业家和技术专家之间思想碰撞、智慧交流的平台。接下来“黄埔有故事”品牌活动也将继续邀请黄埔区不同领域优秀企业家走进图书馆、走进企业展开分享和交流,讲好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故事,展现黄埔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宋高婉)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