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践行中尼两国“联合声明”精神, 首个尼泊尔国家级中国研究院落地佛教圣地蓝毗尼

发布时间:2025-01-03 16:28:4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继2024年12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尼泊尔总理卡・普・夏尔马・奥利后,双方共同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声明提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育、文化、旅游、广播电视、网络视听、智库等领域交流合作,密切人文交流,传承世代友好。”以及“双方愿继续发挥尼泊尔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对中尼文化交流合作的促进作用。”

声明发布后,北京语言大学段鹏校长随即率团出访尼泊尔,第一时间全力以赴推动与蓝毗尼佛教大学的相关合作,达成多项共识,尤其推动建设尼泊尔国家级中国研究院,成为落实两国联合声明的首个人文交流领域重大项目。

尼泊尔总理奥利阁下高度重视这项合作,亲力亲为,日前与段鹏校长共同为中国研究院揭牌,并在揭牌仪式与段鹏校长各自发表了重要致辞和讲话,落实“两国联合声明”中提及的相关合作,加强对当代中国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研究,以推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在尼泊尔和全球南方国家自身发展中的引领借鉴作用和影响力。

现刊发北京语言大学段鹏校长在奥利总理阁下见签成立尼泊尔国家级中国研究院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的致辞全文。

携手共建中尼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新高地

——在奥利总理阁下见签成立尼泊尔国家级中国研究院

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的致辞

(2024年12月30日,尼泊尔加德满都)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  段鹏

尊敬的卡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总理阁下,

尊敬的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跨越山海,来到神秘美丽的“山水之国”,在奥利总理阁下的见证下,与北语全球优秀合作伙伴蓝毗尼佛教大学共同举办尼泊尔中国研究院战略框架协议签署与揭牌仪式。我深感荣幸、倍受鼓舞!在此,我谨代表北京语言大学,对总理阁下的亲临仪式现场、热情关怀和支持尼泊尔中国研究院设立,致以崇高的敬意!对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中尼共建的尼泊尔中国研究院是落实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加强教育合作领域相关精神的首个成果,可谓恰适其时,意义重大。正如您所了解的,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语言”命名的、以国际中文教育、中外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为特色的世界知名大学,拥有11个学科门类、51个本科专业、23个省部级以上研究中心(基地)、7种知名学术期刊。目前已在日本、泰国、哈萨克等建设了3所分校,全球4大洲14个国家先后建设了25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中文项目,21个汉学中心,2所海外国家级中国研究院,与世界81个国家和地区的527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建校60多年来,培养了80多位副总理以上政要、300多位大使和像古马尔主任这样优秀的、189个国家近30万名精通中文、了解中国的国际校友,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学生超过千人。今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的共同见证下北语哈萨克斯坦分校揭牌仪式。近一年来,杰出校友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格鲁吉亚总理、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议长、莱索托亲王等先后访问学校。学校重点参与了中法等十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以及APEC领导人峰会重要活动,多国领导人政要出席活动,为深化中外高层次人文交流贡献了独特力量。

值此中尼建交70周年即将开启之际,我们愿与蓝毗尼佛教大学携手,在总理阁下的关怀与支持下,以尼泊尔中国研究院为引领,落实两国元首联合声明的新指示,落实总理阁下提出的“繁荣尼泊尔,幸福尼泊尔人”的新愿景,建设服务两国战略关系发展的智库高地。以语言文化为双引擎,为尼泊尔中文教育提供国家层面的对口支持,培养更多中尼建设的领军型、复合型人才,领跑中尼教育合作的新征程。以青年交流为新支点,夯实中尼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新基石。

最后,再次向奥利总理阁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与最崇高的敬意!我代表北京语言大学,诚挚邀请您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顺访北语,感受万名中外师生的热情与多元文化美美与共的“小联合国”文化!感谢古马尔主任对研究院筹建工作的全力支持与辛苦付出,欢迎您常回母校看看。

值此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祝愿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祝愿中尼两国繁荣昌盛,友谊地久天长!

谢谢大家!

北京语言大学与尼泊尔蓝毗尼佛教大学合作共建“尼泊尔中国研究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尼泊尔总理府隆重举行。尼泊尔蓝毗尼佛教大学执行校长苏巴尔纳·拉尔·巴贾拉查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王欣、蓝毗尼佛教大学教务长蒂拉克·拉姆·阿查里亚、蓝毗尼佛教大学德瓦达教育发展项目秘书长王永华、蓝毗尼佛教大学德瓦达哈教育发展项目主任古马尔·卡德卡,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陈丽霞、科研处处长黄伟等出席活动。(杨炎雳)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