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康养

日常急诊急救知识小科普

发布时间:2025-01-03 14:46:1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日常生活中,急诊急救知识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无论是面对突发的健康问题,还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他人提供帮助,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急诊科的一名医护人员,我希望通过以下相关日常急诊急救知识的小科普,向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日常急诊急救知识,帮助大家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一、认识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一种在心跳骤停时采用的急救技术,目的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来维持大脑的氧气供应,保护重要器官不受损害。CPR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心脏骤停患者的第一道生命线。CPR步骤如下:①判断意识与检查颈动脉搏动 :轻轻拍打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唤,检查患者是否有反应。同时,用食指和中指并拢,从患者气管正中向旁滑移2 - 3厘米,在胸锁乳突肌内侧凹陷处感受颈动脉搏动。触摸时要注意力度适中,触摸时间不能少于5秒也不要超过10秒。如果在这个时间内没有感受到搏动,可以判定为颈动脉搏动消失。②判断自主呼吸是否停止:观察患者胸部和腹部有无起伏,正常呼吸时胸廓和腹部会有规律地上下运动,时间至少观察5 - 10秒,要注意观察时视线与胸部、腹部保持水平。并且,可将耳朵贴近患者口鼻,仔细听有无呼吸的声音。同时,用脸颊感受患者口鼻有无呼出的气流。如果没有胸廓起伏、呼吸音和呼出气流,可判定自主呼吸停止。③记录时间 :如果确认患者无意识、颈动脉搏动消失且自主呼吸停止,立即记录开始急救的时间。④呼叫急救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报告紧急情况和患者位置。⑤胸外按压: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按压位置在胸骨下半部分,双手交叠,垂直向下用力,每次按压深度约为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⑥人工呼吸:如果受过训练并且有能力进行人工呼吸,可以在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进行CPR时需注意,要确保患者平躺在坚硬的平面上;避免按压中断,即使需要换人,也要尽量缩短按压中断的时间;如果患者恢复意识或出现自动呼吸,立即停止CPR,并继续观察患者情况。

二、处理窒息的急救方法

窒息是指呼吸道被阻塞,导致无法正常呼吸,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急救步骤:①识别窒息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紫、无法说话或发出异常声音。②背部拍击和腹部冲击:对于意识清醒的窒息患者,可以采取背部拍击和腹部冲击的方法,尝试排除异物。背部拍击时,站在患者身后,用手臂环绕患者腰部,一只手握拳,拇指侧抵住患者腹部中线,另一只手握住攥拳的手,向上快速冲击腹部。腹部冲击则适用于患者弯腰、头部前倾时,施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双手握拳,拇指侧抵住患者腹部中线,用力向上、向内快速挤压。③海姆立克急救法:成人急救法:站在或跪在患者身后,用双臂环绕其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抵着患者腹部中线位置(肚脐上方、胸骨下方的柔软部位)。另一手包住拳头,并快速向上、向内用力挤压腹部,形成一股冲力,将异物冲出。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异物被排出或患者失去反应,需进行CPR。儿童急救法(1岁以下婴儿):将婴儿面朝下放在膝盖上,头部略低于胸部,用手托住婴儿下巴,保持头部稳定。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两肩胛骨之间用力拍打5次。如异物未排出,将婴儿翻过来,脸朝上躺在膝盖上,用两指按压胸骨下部5次。反复进行上述两个步骤,直到异物被排出或婴儿失去反应。④呼叫急救:在进行急救的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三、处理出血的急救措施

出血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紧急情况,正确的止血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失血,降低休克的风险。止血方法:

①直接压迫:对于小伤口出血,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直接压迫伤口,直到出血停止。②抬高伤肢:如果可能,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以减少出血。③加压包扎:对于较大的伤口,可以用绷带或布条进行加压包扎,以控制出血。包扎时要保持适当的压力,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④止血带:在极端情况下,如四肢大动脉出血,可以使用止血带。将止血带缠绕在伤口上方,适当拉紧,以阻止血液流动。注意,止血带使用时间不宜过长,每隔1小时应放松1-2分钟,以避免肢体坏死。过程中需注意,要保持冷静,避免加重患者的紧张情绪。使用干净的物品进行止血,避免感染。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四、应对中暑的急救措施

夏季高温天气,中暑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中暑时,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导致高热、皮肤干燥、大汗或无汗、口渴、恶心、胸闷等症状。急救步骤:①迅速降温: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或用冷水淋浴,以降低体温。②补充水分:让患者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或清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以免加重脱水。③休息:让患者平躺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④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出现高热、意识模糊、抽搐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救治。日常中为有效预防中暑,建议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或活动,尤其是在中午时分。穿着轻便、宽松、透气的衣物,以减少热量的积聚。并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风油精等。同时,多喝水,补充体内水分,避免脱水。

五、处理骨折的急救措施

骨折是指骨骼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通常伴随着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等症状。急救步骤:①固定伤肢:用绷带、布条或木板等物品将伤肢固定,以减少骨折断端的活动,避免加重损伤。固定时要保持伤肢的自然姿势,不要强行拉直或扭曲。②冷敷:用冰袋或冷敷包对伤处进行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冷敷时间每次15-20分钟,间隔2-3小时重复进行。③抬高伤肢:如果可能,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以减少出血和肿胀。④呼叫急救:在进行急救的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此外,在处理骨折时,要注意避免触碰或移动骨折断端,以免加重损伤。固定伤肢时,要保持适当的松紧度,不要过紧或过松。并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六、烧伤与烫伤处理

烧伤和烫伤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减轻伤害。急救步骤:①冷却伤口:将受伤部位置于冷水下冲洗,持续15-20分钟,以减轻疼痛和水肿。避免使用冰块,以免冻伤。②去除衣物:小心脱去受伤部位的衣物,避免撕扯皮肤。如衣物粘在伤口上,可用剪刀剪开,保留粘连部分。③覆盖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轻轻覆盖伤口,避免使用棉花等易粘连的物品。轻微烧伤可涂抹抗生素软膏,重度烧伤应立即就医。

七、小结

急诊急救知识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作为急诊科的一名医护人员,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急诊急救知识,提高大家的自救互救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急诊科 任雪姣)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