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

环境污染治理路径与绿色经济效率提升

发布时间:2024-12-27 11:00:3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一、环境污染治理现状

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法规及执行政策,但对于一些污染密集型产业来说,其对于环境规制的反应是需要时间的,比如造纸业、印染业等,对于这些行业来说,制定相关政策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到行业的特征。对于这些行业的监管,也需要用到不同的管理工具,比如规划环评、监督处罚等行政性工具;涉及到环境税收、环境补贴等的市场性工具。

尽管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科技引领发展、绿色驱动经济发展,但“创新驱动”在经济发展中所呈现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工业污染的排放量反而有上升的趋势。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经济体自身运作过程中,无法摆脱对污染密集型技术的依赖。技术创新并不等于绿色创新,而绿色技术的发展,则更需要恰当的环境规制引导。基于这一前提,政府层面需要加强引导,从环境税收的优惠政策到环境治理补贴,以导向性规制工具去规范企业发展过程的不同环节。以政策扶持的方式,激励企业向清洁化、绿色化方向转型,督促其从污染性技术向绿色技术倾斜,逐渐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

除了科学制定相关政策,要想实现绿色发展,还需要实现技术创新,而我国目前的绿色技术研发人员还严重不足。因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科技创新政策的科学化,更加重视绿色技术研发人员的培养,是人才队伍储备充足,以此不断实现技术革新,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产业链的整体运行中实现全流程管理,从政策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技术革新到人才输送,进一步提升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二、绿色经济视域下环境污染治理的路径

1.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我们所提到的环境污染,其实是一个宏观的概念,这里的污染包括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近些年来,我们在污染治理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对于现实来说对环境形成更广泛污染的源头依然存在,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督促企业作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常在衡量空气质量时提到的PM2.5,其主要来源即为排放在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为降低污染程度,督促企业安装脱硫、除尘、脱硝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实现治理方式的创新,以更好地实现污染治理。

可供选择的参考模式之一是引入第三方治理机制,由污染者付费,向第三方治理方付费,以此来实施污染治理工作。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的污染程度要远高于其他地区,政府部门为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来对重污染企业实施管理,在企业建设过程中,首先考虑废气、废水等的处理,加大对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增加相关项目当中污染治理环节的投资力度,实现从源头上减少、治理污染。

2.大力推动节能减排

其一,新增项目在评估阶段,更加关注其环境与能源评价,鼓励耗能较低、废弃物排放较低的行业发展,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耗能较高、废弃物排放较高的行业过快增长。对于一个行业来说,首先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尤其是在环境准入标准这一评估项目中,需要做好环评工作,对其形成一定的约束力。

其二,鼓励相关企业改造生产工艺,实现技术创新,提高设备运行效能,节能减排,进而实现环保的目的。当相关企业的排放指标都符合相关要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就会显现成效。

其三,加强宣传,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绿色消费,推行节能减排的出行方式,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环境资源来说,保持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环境污染的程度,对环境实现最大限度的保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保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双赢。

3.加强产学研合作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经济的进步又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支撑,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科技对环境治理工作的影响力,不断提高绿色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加快技术研发的进程。绿色技术的研发,可以应用到多个领域,实现对环境的全面保护和治理。因此,需要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重视技术的发展,才能为后续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不断完善技术研发模式,逐渐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其次,构建绿色技术研发体系,形成技术研发合力。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在灵活的政策扶持下,以更大的投入汇集一批人才,形成专业力量,实现绿色技术的大力发展。以此实现环境污染治理薄弱环节的突破,逐步赶超国际水平。再次,借助高校人才集中培养的优势,加强企业与高校间的产学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强化基础研究,扩大基础研究的应用广度,快速实现成果转化。

4.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出行

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也是需要获得极大关注的。根据目前的发展程度,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民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改变消费方式等,减少资源浪费。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比如借助公共交通出行、进行垃圾分类管理,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循环再利用等。全民环保意识的形成,对于环境污染治理可以起到溯源作用。例如,城市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增加轨道交通的通行能力,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通过低耗能、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通过不同的平台,大力宣传环保理念,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开展主题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力度,使环保理念入脑入心,每一个公民都通过自身的行动去保护环境,形成环境保护合力。

三、结论

实现环境综合治理,提升绿色技术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源。生产过程中,通过绿色技术实现前端控制,减少污染源,使污染治理实现由末端治理向前端管控的转变;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力度,一方面实现对控制污染设备的高效应用,一方面实现人才培养,从技术上实现绿色技术的发展,保障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使我国的绿色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另外,要不断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在改善绿色技术效率水平中的作用,鼓励搭建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依托政策扶持,实现绿色技术成果的转化,使绿色技术在产业发展中构建起绿色发展的新机制,以此服务产业发展,进而在市场发展中释放绿色技术的红利。与此同时,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行制度上为绿色技术的发展保驾护航,使更多的绿色产业、绿色资源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的产生,探索出环境污染治理的新路径,推动绿色技术效率水平提升,进而推动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王振龙,陆文达)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