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聚焦“停车难”,治理乱停车,朝阳区平房乡为通勤电动自行车“安家”

发布时间:2024-12-24 13:53:5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细心的人们在路过地铁6号线褡裢坡地铁站B口时发现,原本地铁站出口外“挤满”的电动自行车已消失不见。原来,平房乡统筹协调周边商业区域,在地铁出站口旁新建650平方米非机动车停车场,为骑电动自行车到此换乘地铁的人们提供了方便,也进一步维护了主要道路、交通网点及周边区域的安全稳定。

在褡裢坡地铁站B口东侧,一处非机动车停车场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停车场使用面积达到650平方米,可停放450余辆电动自行车,能够满足上下班高峰时段的停车需求。

聚焦“痛点” 高峰期500余辆电动车无处停

为妥善解决褡裢坡地铁站周边通勤电动自行车占道停车,影响公共交通安全这一难题,平房乡平安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多次前往现场查看,汇总数据,查找“痛点”。工作人员发现,在上下班高峰期,褡裢坡地铁站B口周边电动自行车停放数量最多。平安建设办公室安排人员常态化值守,进行不间断摆放。经过统计,每天摆放电动自行车数量超过500辆。

平房乡采取双线并进的举措维护道路周边交通秩序,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在地铁站等人员密集区域设置明显的引导标识,告知市民停车场的位置和规范停车的要求,增强群众的文明停车意识;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动态摆放,能够避免电动自行车“外溢”至辅路路面,基本达到“治标”的效果。

标本兼治 多元共治解决“急难愁盼”

“治标”的同时,更要“治本”。平房乡依托背街小巷交通综合治理项目,初步计划在褡裢坡地铁站周边建设150余平方米场地,用于停放通勤电动自行车。然而,初步规划的场地较小,虽可解一时之急,但无法彻底解决通勤电动自行车“停车难”的问题。

自非机动车停车场立项建设以来,平房乡主要领导多次来到现场进行调度,并走访周边社会单位。经过多次沟通交流,终于在整合社会空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面达成共识,由地铁站周边社会单位腾出空间,用于通勤电动自行车停放,使停车空间从原有的150平方米增加至650平方米。通过多方合力,解决地铁站周边电动自行车占据公共道路,影响交通秩序等一系列难题。

为了提升非机动车停车场使用效能,维护停车场秩序,平房乡平安建设办公室在规划停车空间时,利用原有坡道,增加非机动车停车场引导标识、立牌等,方便骑车人找到停车场所在位置。同时,在停车场内设置动线箭头,保障停车场秩序的同时,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平房乡安排值班人员对车辆进行疏导,在早晚高峰期增派3名工作人员,做好电动自行车引导、摆放、秩序维护以及环境清洁等工作。

非机动车停车场投入使用后效果显著,路宽了,车顺了,群众舒心了。平房乡在“收紧”安全线的基础上,聚焦重点部位,拓宽停车区域,引导通勤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平房乡将通过此次治理,总结经验,持续深化多元共治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中的积极作用,由点到面,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不断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效解决。(王文)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