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北京朝阳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百家汇 绘未来”多方面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4-11-25 11:59:1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年来,北京朝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百家汇 绘未来”愿景,持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多彩社会实践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朝阳区通过依托区域社会资源,打造了“筑梦体验官”“文明帮帮团”“家校社彩虹读书会”、原创校园剧《让生命阳光般灿烂》等一系列特色品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里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了“筑梦体验官”活动。通过“职业体验+”的模式,结合兴趣培养、科普教育、志愿服务,带领青少年走进各行各业,深入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所需的素养品质。从“小小厨师”做饭体验到“我是小中医”中医文化体验,再到“小小银行家”和“我是小牙医”等科普教育活动,青少年们在丰富的职业体验中开阔了视野,触摸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活动还通过“文明小河长”和“礼让斑马线”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少年在职业体验中奉献自身力量,担当社会责任。

在垂杨柳中心小学,校园戏剧成为孩子们成长的舞台。该校自2008年以来开展校园戏剧探索,创排了多部校园剧,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综合艺术素养,还为学校开展沉浸式德育课程增添了重要资源。该校原创校园剧《让生命阳光般灿烂》更是以小学六年的时间流逝为线索,展现了一名年轻班主任和她的孩子们、家长们共同成长的温暖故事。该剧在首都图书馆剧场进行了四场演出,收获了专家与大小观众的一致好评,为家校和谐、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小红门地区的“携手共进,‘童’心协力助治理”活动以“党建引领,活动育人促成长”为整体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通过创建“文明帮帮团”品牌,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从“我认领,我服务”路口引导志愿活动到“文明知识相交融,筑牢治理多防线”垃圾分类主题活动,青少年们在实践中不仅学到了社区治理的基础知识,还掌握了更多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社区还建立了激励机制,鼓励孩子们持续关注社区建设,推动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劲松街道首城社区与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首城校区联合开展“家校社彩虹读书会”品牌活动,进一步促进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联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素养。彩虹读书会于2023年成立以来,已开展9场活动,参与儿童人数达450余人。活动分为家长分享经验、齐声阅读、趣味问答、“声”临其境 、话剧表演五大类别。通过“家校社彩虹读书会”活动,加强了家校社合作,充实了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更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展现了新时代朝阳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还推动了社区治理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创新发展。未来,朝阳区将联动更多的部门、街乡、社会资源单位继续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服务社区的机会,进一步丰富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传统文化活动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朝阳区立足于区域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资源基础,充分发挥社会育人的阵地优势和专业人才优势,涌现出“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安得雅韵 五路乐居”“戎星少年团”“小田长”等一系列创新案例和特色品牌,为未成年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北京民俗博物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依托“我们的节日”工作品牌举办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主题活动,向青少年展示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安贞街道五路居社区充分发挥在校教师党员、退休教师党员等教师力量,打造“安得雅韵 五路乐居”传统文化品牌。社区邀请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师团队开展涵盖六艺八雅、非遗文化、文物典藏的文化课程,邀请了传统手工艺人进社区,让青少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艺术表现形式和中华文明的历史底蕴。

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是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化的创新途径。金盏地区为引导青少年了解乡村生活,体验农耕劳作,懂得农耕文化的重要性,学习宝贵的农事知识和技能,将基本农田打造为教育实践课堂,组织开展“小田长”系列活动等。通过学习农作物科普知识、组织志愿服务、了解乡村发展变迁、共享农耕收获体验等,使广大未成年人亲身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完整过程,未成年人不仅学会了农事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农耕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以及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同时,区宣传文化中心充分发挥文明实践资源整合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各方,协同育人。以“文明实践+联合共建+特色美育+基地建设”的形式,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之家风建设”“朗诵艺术的表达与分享”“用诗歌给生活减压”等针对未成年人群体的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质增效。与人民日报人民阅读项目联合开展“我的哪吒与变形金刚”亲子观影活动,与中信书店联合打造“当青春遇见马克思”等品牌活动,持续用阅读滋养童心。创新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美育实践活动,通过剪纸、篆刻等非遗手工体验方式,开展“方寸之间展现‘诚信’之美”“传递友善 ‘剪’出幸福”等文明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有机结合,树立未成年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文明实践基地作用,与中国电影博物馆联动开展“中华少儿电影配音推广展示活动”,通过组织电影讲堂、光影研学、配音闯关、才艺展示等多项电影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在光影童话中追逐梦想、启迪心智、树立理想、快乐成长。联合崇德堂匾额博物馆开展“围炉煮茶话传承”、雕版印刷非遗体验等文明实践活动,引领青少年树立家国情怀,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法治宣传教育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朝阳区依托辖区丰富的社会、法治资源,持续推进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打造了“朝阳晨钟”、交通安全宣传、创新运用“法治副校长”身份,精心守护“未成年”等一系列法治教育特色品牌,不断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纽扣”,育朝阳新时代好少年。

 “朝阳晨钟”是朝阳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于2010年打造的品牌,寓意为“朝阳引晨路,钟声醒迷航”,用巍巍钟声传递法治声音,惊醒迷途少年,凝聚社会共识,守护少年未来。暑期,同学们走进朝阳检察院,走进检察官,参与“朝阳晨钟法治夏令营”,到“一站式”办案中心现场观摩,与检察官面对面交流,检察官利用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方式,结合典型案例,通过“小故事、大道理”,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充满电”。

朝阳交通支队亚运村大队的周立平、李严鹏在交通安全宣传形式“转型升级”,一改说教式、展板式的宣传模式,通过场景互动、现场实验、动手绘画等创新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通法治知识和交通安全常识。

朝阳公安分局呼家楼派出所创新运用“法治副校长”身份,精心守护“未成年”。民警深入校园,与辖区幼儿园、小学、初中“警校共育”,创新当好法治“副校长”。校园里,“副校长”结合工作实践、授课节点、时事热点等,用未成年人听得懂的语言,不断丰富授课内容和形式,高质量讲好每一节法治课,提升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规矩意识、安全意识,做每一个小学生的“大朋友”,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闻新)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