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杨炎雳 报道)近日、第三届“亚太经合组织教育论坛”在秘鲁首都利马成功举行,本次教育论坛的主题是“语言教育与人才培养”,秘鲁国家议会主席爱德华多·萨尔瓜纳(Eduardo Salguana)、秘鲁前总统曼努埃尔·梅尼诺(Manuel Merino)和来自11个经济体的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使节、大学校长以及中外有关专家学者等约200人出席论坛。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在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尊敬的爱德华多·萨尔瓜纳主席阁下、
尊敬的梅尼诺前总统、
尊敬的洛约拉大学创始人、前副总统劳尔·迭斯·坎塞科·特里阁下、
尊敬的德拉富恩特执行董事长、
尊敬的各位贵宾、各位经济体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很荣幸能够跟大家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际相聚在美丽的秘鲁,共话亚太繁荣发展之路。在此我谨代表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北京语言大学,向出席此次活动的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本次论坛的联合主办方,我们诚挚而优秀的合作伙伴——秘鲁圣伊格纳西奥德洛约拉大学创始人、校董劳尔·迭斯·坎塞科·特里先生以及学校给予的全力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本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是“赋能、包容、增长”。这充分体现了APEC致力于促进成员经济体间的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共同繁荣的愿景。35年来,APEC始终秉持开放的区域主义理念,共同制定了“茂物目标”和“布特拉加亚愿景”,成为全球发展稳定之锚、合作高地与推动全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各经济体依托APEC合作框架,为人类进步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更是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成为推动亚太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和基石。今天的论坛以“数字化和教育创新”为主题,汇聚相关经济体政府、教育机构、商会和企业的力量,探讨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路径,分享在数智时代科技创新、解决挑战的国际方案,期待能够在APEC合作框架下,为数智化进程中成员间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建言献策,成为连接各经济体,促进亚太共同发展的桥梁与对话平台。
正如各位贵宾所了解的,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语言命名的国际型大学。既面向国际学生进行中文教育,也面向中国学生进行外语教育。可以说,北语是一个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平台,也正因为这一办学特色,北京语言大学有来自于189个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在校园学习、生活,使得学校有了教育界“小联合国”的美誉。在北语学习过的30万名各国国际学生,现成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其中不乏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领袖,他们都为促进多元文明互鉴和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力量。
高校对于全球化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是构成国际社会交往的核心要素——人才的培养聚集地。今年6月,在中国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北京语言大学作为一所将语言教育为主开展国际人才培养的高校,正在积极开展将先进科技融入教育,提升国际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架构。北语正在推进教育机制改革创新,创设双循环、国际化的办学新体系。就在今年的7月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阁下的共同见证下,在哈萨克斯坦总统府举行了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的揭牌仪式。目前我们的学校已经在日本、泰国和哈萨克斯坦建立了3所分校,在四大洲14个国家建设了23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全世界建立了21个汉学中心。其中,在APEC经济体中的日本、韩国、墨西哥、美国建有8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中国语言文化项目;即将在智利建设世界最南端的麦哲伦大学孔子学院;在日本、泰国建有分校,还有在秘鲁刚刚揭牌了秘鲁中国研究中心等。这些都是中国和各国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北语立足于服务全球发展与中外友好,以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文明交流互鉴的推动者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作为我们的办学目标,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传统优势学科有机结合,并且新增汉学与中国学、应用中文、语言科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传播学等专业,使之成为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的有益补充,为各国中文学习者提供更多认识中国,与中国开展外交、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此外,我们还将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职业培训结合起来,跟有相关专业优势的高校联合开办了“中文+经贸”、“中文+旅游”、“中文+工程”,以及“西班牙语+采矿工程”、“阿拉伯语+石油工程”等双学位项目。在高层次人才交流方面,北京语言大学除了每年接受来自140个国家的余万名国际学生,还有100多位老师在海外任教;接待的外宾、来访团组达到3000人次。根据统计,全世界所有设立中文系的大学里,三分之一的系主任来自于北京语言大学,体现出北语在中文教育方面的强大力量。
三是通过科技赋能人才培养。北京语言大学积极借助先进科技力量,促进语言教育发展。将科技与教育的结合形成常态化的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工作。学校2021年启动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工程,推动语言教学的智慧化建设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北京语言大学目前已经开发出了智慧中文4.0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和多媒体教学远程传输手段实现智慧课堂和智慧教学。开展了全球中文教育大模型的建设论证,以及全息虚拟中文教育环境的构建。此外,还开设了“中文+科技”等专业学位项目,让大家在学习中文的同时,还能学习工程技术、商业、新闻传播等学生喜爱的专业。使科技在应用于语言人才培养的同时,直接为提升人才综合能力赋能。
四是致力于拓展高级别人文交流。北京语言大学助力多元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近年来,北京语言大学的杰出校友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阁下、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阁下、荷兰亲王康斯坦丁·金阁下、莱索托亲王塞伊索·贝伦·塞伊索阁下,以及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阁下、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议长埃莫马利阁下等外国政要先后到访学校,并用中文交流,使广大中文学习者能够直接感受到语言学习的榜样力量。学校还参与了中俄、中美、中欧、中英、中法、中德、中南非等十大重要人文交流机制,在法国卢浮宫成功地举办了三届中法语言政策和规划比较国际研讨会;在俄罗斯东宫开办了两届中俄语言文化论坛;举办世界汉学家大会;连续3年组织了荷兰康斯坦丁·金亲王参与的欧盟中高层官员来华研修项目;由1000位美国中小学校长参加的美国校长访华项目,以及今年7月份在中国湖南长沙举办的中非论坛,也是由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就在上个月,在中国福建武夷山主办的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也是由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人大常委副委员长以及福建省委书记、省长、中联部部长等领导出席了大会。这些项目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民心相通,每年由我校承办或接待的多国家语言文化交流项目规模超过1万人次。
各位嘉宾,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今天,北京语言大学愿意在《APEC教育战略》指引下,服务于APEC合作框架下各经济体的共同发展,积极推动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依托秘鲁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努力开创亚太区域教育合作的新局面。以亚太教育创新合作与人文交流作为引擎和牵引,提升教育合作服务整个亚太经济发展的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亚太文明新形态贡献更多的智慧。
第二,共同推进亚太教育数智化进程。在分论坛和演讲嘉宾中有来自于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都是数智化领域具有引领性地位的专家。我们愿意搭建平台,以语言为桥,为各经济体搭建数智化建设交流渠道,为推进亚太教育数智化进程创造条件。
第三,积极打造亚太青年交流的新亮点。青年是推动全球发展进步的生力军和建设者。我们将鼓励各经济体青年学者多到其他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当然我们也非常希望有更多的秘鲁青年学生选择来到中国、来到北京语言大学,能够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和相关专业。
正如秘鲁知名作家韦罗曾经说的:“真正的幸福在于始终保持开拓的热情。”35年来,APEC经济体的开放合作、包容发展,多元文明的相互借鉴、彼此成就,共同推动了亚太地区的大发展、大繁荣,书写了美美与共的灿烂篇章。值此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举办之际,让我们并肩同行、开拓创新,培养更多亚太繁荣的建设者。以语言文化作为桥梁,助力多元文明互学互鉴;以科技赋能作为翅膀,共创亚太数字化的新时代;以青年为基石,筑牢我们亚太民心相通的基础。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