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后,北京市中小学陆续举办了大量弘扬中轴线传统文化、传播中轴线文化遗产的相关活动,让中小学生在课堂内外了解中轴线,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由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腾讯SSV和北京未名文博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穿越中轴线立体书”
北京中轴线遗产监测公众参与项目负责人张荐硕为同学们讲解中轴线
近日,由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北京中轴线遗产监测公众参与项目组承办的北京城与中轴线主题讲座及“穿越中轴线立体书制作活动”走进北京市两所中小学,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与北大附中新馨学校为同学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中轴线科普活动。
北京中轴线遗产监测公众参与项目高级咨询师张观奇为同学们介绍中轴线
人大附中的同学们认真制作立体书
活动中,老师首先为同学们讲解北京城与中轴线的历史传承,始建于元代的北京中轴线历经7个世纪的沧桑巨变,最终形成了7.8公里的壮美秩序。通过讲述,同学们都对北京城的地理方位和中轴线的遗产分布有了空间上的基本了解。接着,由项目组的文创设计师带领同学们开展生动有趣的手工活动,亲手制作一份“穿越中轴线立体书”。将中轴线的15处遗产构成要素逐一粘贴在一层一层的隧道框内,再用印制好北京老城内外城的纸张折叠,支撑隧道的两侧,形成北京城的凸字形环抱。最后把立体书组装在北京老城的地图底板上,完成一套精致有趣的中轴线立体书。
北京中轴线遗产监测公众参与项目文创设计师刘晴为同学们介绍中轴线立体书
通过这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与手工活动,同学们都对北京中轴线与北京城有了具体的概念,亲手制作的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空间思维。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成功,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和熟悉了这处历经八百年的都城轴线、这项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在此背景下,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公众参与和公众教育尤为重要,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需要用更新颖的方式、更多样的手段走进中小学。让青少年学生们了解中轴线的遗产价值,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让独一无二的北京中轴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张观奇)
北大附中新馨学校的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座
北大附中新馨学校的同学们认真制作立体书
北大附中新馨学校的同学们与项目组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