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周永旗:用镜头和笔触诠释乡愁与诗意的影视导演

发布时间:2024-11-08 13:13:1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北京之巅灵山脚下的云上江水河村,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周永旗,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用镜头和笔触诠释着对家乡的深情和对自然的敬畏。周永旗,不仅是一位纪录片、影视片、公益片导演,更是一位诗人和散文作者,他的作品在多家专业刊物刊发,如中国诗歌网和中国作家网、读者、诗刊、百花山、中国散文、新诗刊等。周永旗的导演生涯始于对家乡的热爱。他以镜头记录下江水河村的四季更迭,展现出灵山的壮丽景色和乡亲们的日常生活。他的纪录片风格朴实无华,却充满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在影视片和公益片领域,周永旗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将一个个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社会意义,引导人们关注和思考现实问题。作为诗人和散文作者,周永旗的诗词以景抒情,奔放而不拘谨,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的散文风格怀旧乡愁,充满情感和人文关怀。以下是他的一些诗词作品,展现了他深刻的感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导演周永旗

《清平乐·颐和园桂香》

秋光正好,颐和宫苑俏。丹桂如星枝上闹,香满东宫古道。黄蕊映古红墙,韵姿别样悠长。不羡千般艳色,独留一缕芬芳。

《西江月·桂花》

金粟枝头绽放,浓香月下飘悠。风摇花影韵难收,沉醉不知时候。不与群花争艳,独将秋色妆柔。酿成美酒解千愁,梦里芬芳依旧。

《如梦令·桂花》

秋至桂花香透,金蕊繁枝相守。风舞韵悠悠,迷醉万千诗友。知否,知否,应是韵佳情厚。

《沁园春·博里镇》

苏北名乡,博里风光,韵满八方。望渠南沃野,田畴如画;镇东接壤,阜地邻疆。文化传承,诗乡璀璨,画里乡村映瑞光。田园处,正丰收在望,笑语飞扬。农民画韵悠长,引四海宾朋共赏光。忆民间技艺,绣图溢彩;土风剪纸,蓝布飘香。格律诗词,才情尽显,雅颂声声岁月彰。新时代,看博中风物,再谱华章。

《博里镇吟》

苏南博里韵如诗,景色清奇映墨池。建筑古幽融旧貌,人文璀璨绽芳姿。民风厚朴传千载,画意悠然醉四时。小镇风情皆入画,田园锦绣客心驰。

周永旗的散文风格以其怀旧乡愁和充满情感与人文关怀的特点而著称。他的散文常常以自然为主题,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以下是周永旗散文风格的几个显著特点:

怀旧乡愁:周永旗的散文中常常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他的作品如《深秋白桦林故乡的诗篇》《立春》《老区人民的脊梁》《流连水声中的家乡之旅》《路灯》《仲夏夜之梦》等,都深刻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和对自然的敬畏。

情感丰富:他的散文充满情感,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多的是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捕捉和表达。在《月光下的守望》中,他描绘了村口守望者的形象,通过月亮和夜风的细节,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期待和凉意。

人文关怀:周永旗的散文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多的是对人文精神的关怀。他的作品中常常体现出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真实、真挚、真情:周永旗的创作理念强调“真实、真挚、真情”,他通过自己的镜头和文字,将生活的点滴和自然的美丽真实地呈现给观众。

以景抒情:在周永旗的散文中,景物描写常常与情感抒发相结合,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种以景抒情的手法使得他的散文既有画面感,又富有诗意。

细腻的情感:他的散文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将一个个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家乡和自然的深厚情感。综上所述,周永旗的散文风格以其怀旧乡愁的情感、人文关怀的深度、真实真挚的情感表达以及以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在中国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在创作中,周永旗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的作品常常以自然为主题,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他的创作理念是“真实、真挚、真情”,通过自己的镜头和文字,将生活的点滴和自然的美丽呈现给观众。

周永旗,这位乡愁与诗意的影视导演,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在中国影视界和文学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作品,无论是在银幕上还是在文字中,都将继续激励着我们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李倩倩)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