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中平乡“321”协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4-11-04 11:15:5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平乡位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辖区面积46.5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是土家族苗族文化的重要聚集地。近年来,中平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乡村振兴为主题,持续深化文明建设,推动乡风文明“大变化”。

三个转变强引领,文明建设凝聚“新合力”

一是从“单兵作战”向“整体协同”转变。坚持以党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始终践行“党建+精神文明”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成立乡风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整合“党建、宣传、统战、社会事务”等条线功能,通过村规民约、五进宣传、积分评比等服务事项协同助推文明风尚。

二是从“党员干部带头”向“先进典型引领”转变。通过开展“最美家庭”“我建我家”积分制等示范户评比宣传,选出大家公认的“最美”人物,引导村民涵养文明新风。同时,大力挖掘群众中具有代表性的好人好事,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用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引导群众见贤思齐。目前,全乡已累计开展“我建我家”积分制评比4次,推荐县级“身边好人”3人,评选出“最美家庭”示范户5户。

三是从“志愿参与”向“全民参与”转变。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站(点)的作用,运用“乡、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形式,重点围绕理论宣讲、农村人居环境美化、乡村振兴等方面,收集群众兴趣爱好的需求清单,链接各类资源制定活动供给菜单,每年开展活动100余场次,努力让每个群众从爱好者到受益者,从受益者到志愿者。

两个融合添措施,文明建设迸发“新动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文明乡风建设深度融合。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主要抓手,凝聚全力增加乡村“颜值”,持续开展“幸福美丽中平”创建工作。全面开发公益岗,采取党员干部带头、群众上阵、志愿者参与的“1+N+N”工作模式,建立常态化保洁和垃圾日产日清机制,齐心开展整治“脏”“乱”“差”专项行动。强化卫生管理,按照“长期保持、半年拉练、年终评比”制度,不断健全环境卫生村民自治管理机制。以点带面,深入开展“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同时不定期采取“逐村到、实地看、现场改”的督查方式,营造干净、整洁、文明、舒适的人居环境。

农村文化活动丰富与文明乡风建设深度融合。近年来,中平乡不断加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场地,村村建有文化广场,村村配备健身器材,横向融合便民服务中心功能,纵向整合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资源,有效解决“学习休闲无去处、娱乐健身无场地”的难题。同时,乡村干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组织群众开展广场舞、节庆文艺演出等文娱活动,每月每村举办文化活动4场以上,切实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农民精神“富”起来。

一个关键铸根基,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

百姓富才能文明兴,中平乡一直将群众增收作为促进乡风文明的根本点,立足地方资源禀赋,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为抓手,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截至目前,中平乡有山银花、油菜、白茶和蔬菜等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面积超过8000亩,其中,山银花1500余亩,油菜1600余亩、白茶1200余亩。同时,中平乡积极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帮助当地村民和周边群众增收,有效解决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增强,切实助推乡村文明提升。(张莉)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