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简阳市平泉街道,随着农产品集散服务中心项目的加速建设,不仅孕育着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希望,还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在平泉街道高坪村4组,一座融合了川西建筑风格的青瓦白墙双层建筑,矗立在318国道旁,这便是高坪村正在加速建设的农产品集散服务中心。
平泉街道高坪村驻村第一书记 陈慧欢:“高坪村农产品集散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由成都市级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资金支持,总投资180余万元,于今年春节后开工,目前主体结构已基本完工,预计年底前完成设备配套并投入运营。”
眼下,项目主体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工人们有的忙着清理地板上的污渍灰尘,有的忙着穿墙布线,还有的忙着完善吊顶的细节工作,大家都齐心协力,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为项目早日投产做着不懈努力。
农产品集散服务中心作为高坪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的又一关键一步,建筑主体为2层,共计约730平方米,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农产品吞吐量可达5000吨,年交易额5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能达2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增收30万元,后期可为周边农户提供60至100 人的就业岗位。
平泉街道高坪村驻村第一书记 陈慧欢:“农产品集散服务中心主要是为我们周边的新型经营主体和小农户进行服务。村集体对农产品进行收购,然后搞包装加工服务,直接带动小农户对接到市场。另外,我们对农产品进行规模化包装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为高坪村和周边村镇的农业产业起到推动作用,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壮大集体经济。目前我们正在与一个企业协商合作的事宜,主要是经营模式,还有利益机制,包括我们如何带动农户实现增收。”
高坪村农业产业以粮油为主,多为小农户经营,针对普遍存在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销售渠道不畅通、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发展现状,农产品集散服务中心的建成投用,不仅将分散、无序的农产品交易“化零为整”,带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还推动高坪村发展模式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实现产业链上的互补共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产增收。
此外,高坪村还通过多元化发展路径,积极与7个脱贫村村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发展,投资入股成立简阳市星平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投资成立简阳市宏泰阳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大耳羊养殖产业,每年分红收益超过10万元;同时,在村里流转了300余亩土地,经营制种、油菜、蔬菜等产业,年经营收入达20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活力。
高坪村的发展只是平泉街道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平泉街道坚持以打造“消费新场景、城市后花园”为目标,围绕塑造“天府门户、空港简阳”城市品牌,按照“产业相连、资源相融、发展互促”原则,持续创新发展“7+1”村域集体经济发展联合体,不断创新驱动,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果蔬产业及供应链,推动产业结构向“复合高效”转变,实现村集体及周边农民增收增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加速乡村产业振兴的步伐。(李飞)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