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铿锵有力、雄壮嘹亮的歌声在夜幕和篝火交映的湘西侗乡一个小山村上空久久飘荡。这是在通道杜鹃草堂举行篝火晚会的一个场景。
杜鹃草堂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这里人文历史悠久,生态风光秀美,1934年9月,执行红军长征先遣任务的红六军团和1934年12月,中央红军一军团先后经过这里,是挽救红军命运的通道转兵、西进贵州的重要节点,留下了不少红色遗址和红军故事,是《中国艺术报》社、中国退役军人合唱团、《湖南省作协》等单位的文创采风基地,现己成为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体验场所。
金秋十月,由开国将军的子女、红军的后代、退役军人和党政机关人员等60余名组成的“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从江西于都出发,一路沿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线,从血战湘江的广西全州、兴安,翻越老山界来到湖南通道。
他们参观通道转兵纪念馆和恭城书院,重走长征路来到杜鹃草堂。在这里,他们观看了《通道转兵》主题讲座、品赏了富有民族特色合拢宴。夜幕降临,与通道县志愿者协会的联欢晚会便在杜鹃草堂熊熊燃烧的篝火中进行。
“晚霞映红于都河,
渡口有一支难忘的歌,唱的是咱长征源当年送走我的红军哥哥、、、”篝火晚会第一个节目便是在共和国开国将军曾雍雅之女曾莹女士、于都县政协原副主席袁尚贵等于都籍红军后代演唱《红军渡长征源》小组唱的歌声中开始。接着,来自通道县志愿者协会杨春艳、刘国凤等十六名侗家姑娘表演的舞蹈《让世界“侗”听》闪亮登场,这种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在这里有机交融交汇,让长征路上杜鹃草堂山村的宁静之夜一下子变得祥和美好、生动热闹。
在映照出一幕幕欢声笑语的摇曳篝火中,红色歌舞《洗衣歌》、《洪湖水浪打浪》、诗朗诵和民族器乐琵琶、竹笛相继精彩展演。重走长征路成员易铁强即兴发挥,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引得现场阵阵喝彩。特别是主题曲《杜鹃草堂》这首曾由全国寻找刘三姐总冠军歌手王馨在中央电视台唱响,今晚在身着民族服饰的侗家姑娘杨爱娟演唱下更是把联欢晚会推向了高潮。最后大家围着篝火手牵手跳起舞,在欢快的《哆嘎哆耶》音乐声中大团圆。
杜鹃草堂篝火晚会,是夜的盛宴,也是人们心灵的归宿。跳动的火焰如富有音律的节奏,在夜空中绽放,不仅给人光明希望、力量信心,也尤如一条红飘带,把长征路上的各族人民友爱团结、牵联凝聚在了一起,让人们感受到长征精神和信念坚定的力量。
晚会结束,活动总指挥郑时东激情的告诉笔者:为学习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中国长征汽车拉力赛组委会组织了多批`次的“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活动,带领多位红军后代、红色传承人和爱党爱国的仁人志士,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线路,将行程6000多公里,穿越11个省,30多个县市,在长征沿线开展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红色文旅活动。
站在红军走过的杜鹃草堂,回望伟大长征的筚路蓝缕,我们能够感受到一股热血澎湃的红色力量,这种力量就象杜鹃草堂熊熊燃烧的篝火,永远激励和照亮人们新长征的路上。(杨少波)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