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联盟

北京延庆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开拓百亿级产业新蓝海

发布时间:2024-10-22 14:38:3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作为中国民航局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延庆区自2018年重点培育无人机产业以来,引进入驻无人机企业108家,覆盖整机研发制造、关键材料和零部件、无人机反制、检验检测、教育培训、飞行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低空经济在延庆已成集聚发展之势。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日前组织深入探访延庆区低空经济集聚发展的成功路径。

首家无人机科技馆落户延庆

北京市无人机科技馆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康西路,2023年5月落成开放。北京市无人机科技馆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是北京市唯一一家以“无人机”为主题的科技场馆,可满足科普研学、教育培训、飞行竞技、无人机展示交易等功能,系统性展现了无人机产业的前沿科技水平。

无人机产业是延庆区重点培育新兴产业。早在2012年,北京中关村延庆园就初步形成了包括无人机、冰雪体育在内的“4+N”特色产业格局。围绕重点培育的无人机、体育科技产业,延庆区正在着力打造“一园两区”的发展规划。“一园”即“长城脚下的创新家园”,“两区”则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和“国际体育(冰雪)产业示范区”。

北京市延庆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赵梅介绍,自2018年延庆区把无人机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以来,已有包括航天时代飞鸿、远度科技、理工全盛等108家无人机企业入驻延庆,覆盖了整机研发制造、关键材料和零部件、无人机反制、检验检测、教育培训、飞行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低空经济在延庆已成集聚发展之势。

试验区变身百亿产业示范区

延庆区作为中国民航局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在全市率先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正在形成百亿级产业规模,延庆区探索出了一套自己的低空经济组合拳。

一是发展有规划。延庆与航天九院、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编制延庆区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低空基础设施规划,以中关村延庆园为重点规划了低空产业六个功能组团。

二是协调有机制。与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委等13个部门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建设。

三是产业有规模。国家无线电中心、中机科、航天五院514所等一批“国”字头检测机构也已经落户延庆,形成了无人系统检测服务产业高地,到2025年,延庆区低空经济总量将达到50亿元规模。

四是政策有保障。继2020年入选民航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以来,延庆区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全空间无人体系城市联盟,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建设纳入了市发改委第二批重点产业集聚区政策支持范围,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应用有场景。延庆已经建成全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智能应用场景实验基地;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开展5G-A通感一体组网部署,进行无人机探测管控技术测试;实施无人机赋能长城保护试点项目,实现对八达岭长城全天候、智能化巡检。

空域资源吸引企业集聚

交通和空域是延庆的优势,更是吸引无人机企业来延庆发展的重要因素。延庆区内5条交通枢纽穿境而过,坐拥京藏、京礼、京新三条高速和京张高铁、S2线两条铁路的便利,京张高铁的开通更让延庆融入了首都半小时经济圈。

为吸引更多无人机企业入驻,围绕工业级和军用级无人机领域,延庆规划了5个功能组团,包括无人机研发制造、无人机防御、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在无人机研发制造组团内,为园区无人机企业提供了土地和厂房、办公资源。在八达岭机场周边,延庆区规划了无人机实验试飞组团。园区企业可以免费使用八达岭机场374平方公里空域和机场跑道、公共起降场。

北京大工装备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产业园的企业,副总经理张洁表示,这对无人机企业非常重要,实现了从厂房出来“推门就飞”,不间断的测试飞行大大缩短了企业从实验室阶段迈入批量化生产的周期。张洁还提到,“园区厂房挑高达到10余米,保障了企业在北京禁飞期间仍然可以进行飞行测试,这是在其他地方很难做到的”。

专项政策护航产业发展

据了解,延庆区率先出台无人机专项产业政策,是北京市目前唯一有无人机专项政策的区。

延庆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赵梅介绍,为打造亲商重商、帮忙不添乱的服务环境,延庆区推出一整套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举措。一是延庆区推出“规划引领·延庆服务”品牌,精简审批环节,大幅压缩项目审批时限,拿地即开工。二是培养一批“全能管家”,在政务服务大厅向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三是打造“热经济·高赋能”服务品牌,提高登记注册办事体验,实现重点企业15分钟办结。四是强化政策宣贯力度,推出惠企查”政策二维码,助力企业及时获取和兑现惠企政策,多渠道组织政策宣讲辅导培训,推进政策应知尽知。五是构建闭环服务机制,整合分散资源,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企业诉求一口受理、一站式解决,落实督办回访制度,实行全流程闭环式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延庆区在北京市率先推行“企业诉求秒回”机制,力求用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最优服务解决企业诉求。

园区企业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印明威表示,落户延庆后,感觉延庆的营商环境和政府的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在人才落户、人才公寓、子女教育等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延庆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赵梅提到,以延庆为园区企业提供的人才公租房为例,高铁旁、精装修、家电齐全,拎包入住,最贵的三居每月租金不到2000元。

下一步,延庆区将持续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优化政策供给、提高服务效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引“凤”来栖。(王征)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