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杨炎雳 报道) 以“绿色·智能·安全·创新”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盾构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暨全领域多元化绿色智能盾构技术国际论坛于10月18日至20日在山东济南雪野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盛会由北京盾构工程协会、山东大学、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地下工程有限公司、济南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吸引了700余位来自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企业、研究机构、媒体等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代表,共同探讨盾构工程行业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实践。
大会开幕式上北京盾构工程协会理事长袁大军,中铁十四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长进,中铁十局副总经理赵宇,济南市政协副主席王伯芝等嘉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开幕式由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良主持。
会议的主旨报告环节,包括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早稻田大学教授小泉淳,科罗拉多矿业大学教授Mike Moone,盾构行业资深专家竺维彬在内的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11项议题28场精彩纷呈的演讲中,分享了他们在绿色智能盾构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参考和实践指导。
大会共征集到8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26篇入选《土木工程学报》增刊,36篇收录于《第七届中国盾构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这些论文集中展示了盾构工程全产业链的创新成果,涵盖了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
大会花絮亮点之一是由中国铁建集团党委常委、副总裁黄昌富主编,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盾构工匠2024》一书,在会议同期举办了《盾构工匠2024》首发式暨第三届盾构工匠颁奖典礼。38名盾构工匠的先进事迹,诠释了盾构行业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大会花絮亮点之二是第二批盾构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盾构创新工作室是北京盾构工程协会根据国家有关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策,结合盾构工程技术特点,于2022年推出的以领军人物命名,以盾构技术骨干人员为主体,充分利用盾构工程专家库专家资源,与会员单位开展的共建活动。此次有中交隧道局勾常春、铁建重工刘学、中铁十一局乔晓亮、广东华隧李飞四个工作室获得授牌。
大会花絮亮点之三是展览展示环节,45家参展商展示了盾构行业的典型工程、创新技术和名优产品,展现了中国盾构行业的先进水平。此次突破往届的优秀工程、优质产品的范围,新增高校技术成果展及洽谈签约区。本次共有六个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展会现场成功签约。济南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松诺盟科技有限公司是盾构机制造方面上下游产业链的强强联手,在高精尖端传感器方面提供更优方案;中铁十一局武汉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和北京奥宇可鑫装备再制造技术研究院是在盾构机维保方面,以服务整装厂为导向的,推进设备再制造高水平发展的专业联手;北京旭壹吊装工程有限公司和大连佳辉物流有限公司是以实现施工单位盾构机吊装运输一条龙解决方案的行业牵手,共同为客户打造一站式盾构机运输吊装服务。协会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围绕盾构机设计制造和施工相关产业,为更多企业搭建合作舞台。
大会花絮亮点四是技术交流研讨后的2条参观路线:一是国内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的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这是目前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由协会秘书长马雪梅带领百人参观团参观了项目大盾构云智慧中心、隧道1:1比例模型、盾构施工现场,共同交流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智能化装备系统、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建设经验。二是由执行秘书长阮霞带队来到与共和国同龄的济南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参观了产品展厅、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工作人员为参观团讲解了“五官一脑”高端智能盾构2.0系统的应用与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情况。
在闭幕式上,北京盾构工程协会执行秘书长阮霞对所有与会者和会务团队的辛勤工作表示了感谢,并宣布第八届研讨会将在2026年举办,期待与大家再次相聚。
大会得到了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中国报道网、中工网等20余家媒体的大力支持,现场直播累计达到300余万次。本次研讨会不仅加强了各单位在盾构工程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推动了行业的协同创新和持续进步。中国盾构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北京盾构工程协会长期品牌活动之一,也是业界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活动之一,聚焦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以学术性、前瞻性、创新性、指导性为目标,关注盾构工程及相关行业最前沿的学术思想和科技成果,引领盾构工程行业发展新方向。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