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作者 马越)科学家将人类因为一件事物而想象到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思想活动称为联想。作为田黄文化学者,本人通过对百度、搜狗、360、必应等几大中文搜索引擎关于“田黄石”的联想关键词统计发现:“一两田黄三两金”关联度及使用频率最高,价格和真假是人们最关心的两个问题。
濒临绝产的田黄石的价格一路走高印证了“物以稀为贵”这句古话是不朽的真理。与此同时,五花八门的造假手段,形态各异的冒牌田黄在利益诱惑下层出不穷,对于田黄石的定义与鉴定标准说法各异,使得原本是一方净土变得乌烟瘴气。
田黄石本身是一种极为简单的美,拥有极高的辨识度,几百年来一直波澜不惊,为什么如今变得如此混乱与复杂,如何才能化繁为简,本期《马越田黄说》为您分析的话题。
市场上不断出现假冒田黄石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笔者通过多年的分析与总结,得出结论如下:
一、缺乏有效的实物教材
马越可以负责任的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具备只通过一张图片便可以判断所有真伪田黄的本领。无论是传统目鉴的六德还是当代新增的要素,都需要以上手的方式体验才能够做到相对准确的判断,通常情况下,必须采取目鉴与科学仪器相结合的鉴定方法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准确无误。
通过近400年的疯狂的挖掘,田黄资源已极度匮乏,真正的田黄石大多在大收藏家手里或博物馆的展柜中,外人通常无缘亲自上手获得直观的感觉,而影视及文字资料的介绍只能让人了解个大概,从而为假冒田黄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清 苍龙教子田黄印章)
二、缺乏普适性鉴定标准
在之前的《马越田黄说》中已经提过,田黄需要以经验为主的人为目鉴配合以数据为主的科学鉴定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方可最终得出准确无误的结果。一个人的经验再丰富也难免有失误的时候,只靠目鉴而无视科学仪器的做法是个人英雄主义在作祟,并不值得提倡。高科技树脂假冒田黄就曾经逃过了极为专业的西泠印社拍卖公司专家的法眼,如果当时那位专家放下傲慢而借助科学仪器,假冒田黄立刻就会现出原形。
部分商检机构也会发生将有萝卜丝纹的迪开石型假冒田黄误认为寿山田黄石的现象,但是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地大珠宝鉴定中心等极具权威性的国家级鉴定机构绝不会发生如此的现象,因为中国地质大学硬性规定只有对田黄石了如指掌的并且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技术评审员才有资格出具寿山田黄石证书。真正科班出身的专家不会无视需要担负相关的法律责任,也绝对不会为了几千元钱出一张假证书而毁了多年积累的一世英名。必须要重点说明的是:田黄石的识别度很高,鉴定难度系数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公信力极高的鉴定机构有可能因为《国标》局限性拒绝迪开石型以外的田黄石,但绝对不会将错的判成对的。
(清 龙飞凤舞田黄印章)
三、他山之石较为容易鱼目混珠
很多假冒田黄的石头大多与寿山田黄相似度极高,比如高档昌化田黄、老挝田黄、寿山太极冻、都成坑独石等等。但是假冒的终究是假冒的,只要方法正确还是很容易分得清的。比如昌化含朱砂,老挝黄石性差、多五花,太极石非独石,都成坑石有沙丁、不通灵等等。
四、无良专家不说真话
部分专家为了养家糊口,在上级的指示下,在金钱的诱惑下信口开河指鹿为马的现象时有发生。同一块石头,找不同的专家鉴定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结论的现象屡见不鲜。第一个专家说是对的,第二个专家说是错的,第三个专家说看不懂,这时就会让人一头雾水。这里着重提一下第三类专家,他说看不懂的时候有两种可能:第一、真看不懂;第二、由于不想承担责任,对错都不说,而推辞看不懂。马越建议大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定要以付费的方式请人鉴定,或者当因为鉴定人的错判而给您造成了损失时,能有足够的证据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对作假售假缺乏严厉的打击手段
田黄石大自然的杰作,人民币是印刷厂的产品。仿冒货币的难度系数远远低于仿冒田黄,但假币的出现频率却相对小了很多,说明对制售假冒田黄的人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将道德约束上升到法律约束,有效提高制假者的风险系数将是一个极为有效的好方法。
六、缺乏对艺术美应有的尊重
有一个不成为的规则就是,当一个人成为大师的时候是不会在低端石头上费时费力的。严格的说,只要费用合理雕刻大师有可能在假冒石头进行创作的,但是一个人绝对不会那一块田黄去找学徒工雕刻物件的。那么,一块石头雕工低劣粗制滥造,通常不会是田黄石的。
(马越与朱时茂先生)
大道至简,人类的智慧是要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混乱的事情条理化,模糊的事情清晰化。有几点真诚地建议:一、一分钱一分货,买的没有卖的精,不要渴望在田黄上捡漏;二、要相信直觉,几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王侯将相都觉得美的田黄一定不会以丑陋的嘴脸面对你,真正的田黄一定很美;三、要勇于相信承诺担负法律责任的正规的具有公信力的鉴定机构;四、相信机构的安全系数远远高于个人;五、无论鉴定结论如何,听取理由往往比结果更加重要。
(中国田黄文化学者马越)
作者简介
马越,字颢伦,号鹿鼎先生,1969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田黄文化学者,资深收藏家。现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正能量课题组研究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艺术品评估师,北京鸿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马越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艺术品的规律性研究,以田黄、翡翠、古玉、陨石、天珠等为收藏主项,主要著作为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田黄专业书籍《一代大师雕百帝》。
责任编辑:f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